新闻中心
三亿体育app浅谈金融科技十大开展趋向
当前,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正在加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。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,在银行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愈发凸显。银行业要努力探寻金融科技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发展趋势,不断掌握新技术、新技能,创新应用新方法、新工具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将数据、技术双要素转化驱动业务变革、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,增强全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。
金融科技通过运用技术手段来创新金融业务的服务模式、时间和空间,服务模式从柜员服务向协同办理、客户自助等多元化方向发展,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;服务空间从柜面向互联网、生态场景等更加广阔的范围拓展,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;服务时间从8小时向24小时转变,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易得性。
从金融科技技术发展路径看,经历了单机应用、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、数字技术等重要发展阶段,金融科技将相应的技术应用到金融服务创新中,改变了金融服务模式、时间和空间,推动迈入以ABCDI(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)等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银行4.0时代。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,金融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,金融科技将再一次变革金融服务模式、空间和时间,改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。银行业及时把握数字时代变革新机遇,积极探寻当前时期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趋势,驱动金融服务模式、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变革,科技与业务“煲汤式”融合,金融科技逐步从支撑业务发展的“后台”走到引领业务发展的“前台”,为银行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数字化新动能。
技术发展趋势受到大国竞争、时代背景、基础研究、市场需求、政策环境、投资推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推动了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和变革。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环境、政策动态、基础研究、市场需求、资本推动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,下面将从十个方面来具体研判当下及未来金融科技的主要发展趋势。
国家数据局的成立,以及系列政策的发布,正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在金融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应用。金融科技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上,需要关注数据治理、数据驱动、数据开放等重点方向。
一是数据应用的基础是安全和质量。数据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部分,关系到生产安全、客户隐私保护、商业秘密保护等诸多方面,如果数据存在字段缺少等信息不全、元数据不同步、数据字典不准确等问题,将严重影响数据应用效率,导致数据价值难以发挥。
二是数据从信息媒介向驱动要素转变。随着数据大量积累,数据挖掘技术出现,通过分析数据内部存在的规律性,实现洞悉客户需求、识别交易风险,通过数据应用驱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,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,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,提高了营销运营、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水平。
三是隐私计算推动数据应用走向开放融合。通过引入外部数据和自身数据融合,可以进一步发挥数据价值。但是数据安全是数据开放的最大障碍,隐私计算则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,通过数据“可用不可见”实现跨机构的数据共享应用。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,推动了金融业务创新变革。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朝着通用化、创造化的方向飞速发展,持续激发金融科技的创新活力,增强金融科技的创新动力。
一是AI从“+AI”到“AI+”转变,即从辅助到创造。“+AI”是将AI技术应用到现有的系统和流程中,以增强其功能和性能,现有系统和流程是核心,AI作为增强工具提升效率和效果。“AI+”是强调AI作为核心技术,从辅助的角色变成创造力,主动推动其他领域的创新和变革。AIGC(生成式AI)、智能体等大模型技术是目前“AI+”的关键技术,金融科技要加强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。
二是AI从弱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演进。弱人工智能采用经典人工智能算法,针对特定任务来设计和训练智能系统,它仅仅在其被训练的特定任务领域内表现出智能,需要针对各类场景任务重复设计和训练。大模型技术推动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,例如GPT-4o可以通过多种语言与人聊天交谈,可以识别多种语言文字、各类图片视频,智能的泛化能力大大增强。
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三亿体育app,对算力提出了极高的需求,智算能力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,金融机构需要算力来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。云数智一体通过云化底座、异构融合、按需调度等技术,最大限度地利用算力资源,将算力的潜力进一步释放。
一是算力资源云化是算力潜力释放的基础,通过云计算底座来提供算力,其虚拟化、容器化为算力资源整合、按需分配提供基础支撑。
二是多种异构算力融合,在美国管控先进AI芯片等背景下,需要将多种芯片算力融合应用,降低对特定种类芯片的依赖,增加芯片种类来源,加快算力底座建设。
三是智算动态调度实现算力挖潜。通过建立云数智柔性算力能力,完善智能算力弹性调度和监控机制,构建统一算力运营门户三亿体育登陆,进行AI算力资源精细切分、动态分配及灵活均衡调度,可以进一步发挥算力资源的潜力,提升金融科技的算力供给水平。
在百年变局演进、逆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,我国科技供应链面临新的风险,金融业经过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,金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,信创转型推进节奏不断加快。
一是自主创新标准体系不断健全。财政部于2023年12月发布7项基础软硬件采购需求标准,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,将有力推动产品应用范围扩大和质量提升。
二是运维能力重要性日益凸显。随着金融业务系统信创转型不断深化,核心业务系统基于开放分布式技术架构运行,涉及的技术栈大幅增加,对运维的体系架构及运维工具也提出了新要求,需要加快运维模式变革,构建适用开放分布式技术架构的运维体系,保障生产安全。
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业务的创新驱动引擎,银行业不断丰富金融科技的内涵,让科技真正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产力。
一是金融科技将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。利用数字技术对企业的管理模式、生产模式、销售模式进行全方位、全链条的改造,可以催生出新的业态、新的模式,带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、供需两端适配度的提升。金融科技通过生态链接能力将金融服务嵌入到产业和生活场景中,通过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。
二是金融科技将助力“科技-产业-金融”良性循环。在“五篇大文章”推动下,金融科技在驱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,围绕先进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专精特新、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,融合数字化技术,创新客户识别、信用评价、授信审核、风险定价等一站式产业数字金融服务能力,助力“科技-产业-金融”良性循环”。
目前,客户需求快速变化,产品单一化服务服务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客户需要,而场景建设是全面解决各类客户需求的最佳手段。
一是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业务模式,在微信、支付宝占据个人支付主导地位的情况下,数字人民币为银行提供了创新支付方式的技术手段,需要围绕各类业务场景加强支付模式创新。
二是强化GBC三端联动、相互引流。B端和G端场景金融的逻辑将是“专业+个性”,金融科技通过将金融服务嵌入到企业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物流等供应链场景中,很好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从而使得中小微企业能够获得不限于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。在做好G端、B端业务基础上,通过GBC三端联动,将G端、B端的客户引流到网上银行等自主建设的个人金融业务场景中,实现获客、活客,全面提升客户管理和服务水平。
一是业技融合创新业务模式,通过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协作,利用数据、技术手段变革金融服务的模式、空间和时间。例如购物结算时刷一下脸、按一下指纹就完成了支付处理。但是,这背后科技与业务融合通过融合多种技术重塑了复杂的业务流程,金融服务也不再是一项独立的产品服务,而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于一体。
二是业技融合建立数字化运营模式。数字化运营是指应用“感知、决策、行动、反馈”数字化运营方,以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并增强客户体验。它涉及将运营活动、业务流程和决策过程转化为数字形式,涉及业务广、部门多,变革程度深,需要科技部门和业务部门协同才能取得成功。
一是科技与业务融合需要大量“π型人才”,他们既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、熟悉业务逻辑和业务运行规律,又熟练掌握各类技术手段、能通过运用技术手段来进行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,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。
二是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人才技能提升,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智能涌现,各类智能助手、智能工具大行其道,必将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重大推动作用。掌握智能技术、智能工具的利用,已经成为每一位金融科技人员的必修课、一门必须掌握的技能,也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。
金融科技伦理治理工作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,在人民银行指导下,金融机构启动和开展科技伦理治理工作。
一是我国金融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不断健全。202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《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》,指导金融领域从业机构开展科技伦理治理工作,提供了金融领域开展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守正创新、数据安全、包容普惠、公开透明、公平竞争、风险防控、绿色低碳等7个方面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。
二是金融机构从数据安全、包容普惠、公开透明等方面加快科技伦理治理。数据安全要严格落实《数据安全法》、《个人信息保》要求,加强个人隐私能力方面技术落地。包容普惠通过对算法和模型开发全流程中的审查和测试,保障算法设计和实现中的公平性、合规性。公开透明通过公示、自申明、用户明示等方式,为监管部门实施穿透式监管、消费者做出理性和合理选择提供支撑。
一是针对金融科技的统一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将进一步落实,监管范围持续扩大,延伸到金融科技活动全链条,审慎监管、行为监管等各种监管形态进入新阶段,提升对重大风险的提前预判和处置能力。
二是监管数智化转型将成为监管机构的发力重心,未来监管机构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,加速新型取证工具和分析系统的研发和使用,同时建立智能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平台,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,增强关键监管活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,提升监管能力和监管效能。
当前,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,为金融服务创新带来许多新技术、新机遇。银行业要发挥好数据、技术双要素作用,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统筹发展与安全,筑牢科技安全稳定运行根基。进入数字化时代,金融科技监管要求趋严,要统筹发展与安全,抓好生产、研发、数据、网络、新技术等全方位安全,按照《网络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》及其他监管规定要求,完善前中后台“三道防线”建设,稳妥地推进数字化转型,既要防“灰犀牛”,也能防“黑天鹅”。
二是持续巩固基础能力,支撑数字金融创新发展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市场和客户需求快速变化,旺盛的业务创新需求对科技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趋势,做强算力、算法、数据三大AI技术支撑,加速价值高、员工有感的大模型场景创新应用,不断构建业务发展的新质生产力。
三是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,增强业务发展动能。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快速变化,新产品、新模式、新生态层出不穷,业技融合已经成为实现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路径。要通过业技融合、场景建设将金融科技能力传导至实体经济,推动五篇大文章落地,提高市场洞察、产品与服务创新、运营与风险管理的精准度,将金融产品和服务广泛融入数字经济,以高质量金融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
四是加快数字基因变革,激发创新活力。数字化转型需要人员技能综合化发展,需要通过数字基因变革提升人员技能和创新效能。加快研发模式变革,强化研发工具智能化、规模化应用,通过新型生产工具规模化应用提升产品研发、生产运营的新质生产力。